close

長得很像甘藷的地下水果「天山雪蓮」

文/張隆仁

長得很像甘藷的地下水果「天山雪蓮」新 竹縣尖石鄉的那羅、馬石、司馬庫斯、田埔、新光及鎮西堡等部落屬於原住民泰雅族,近年來成為著名的休閒觀光地區,包括尖石地標、那羅觀光農場、神木群、溫 泉、泰雅武士、青蛙石等。以往當地聞名之作物為高接梨,這兩年來秋季到達此地,則見滿山遍野種植一種葉片大大的呈戟型,開著類似黃色小菊花的植物(圖 1),塊根形狀則酷似甘藷,味道像是水梨,甜甜脆脆的水果(圖2),原住民稱之為「天山雪蓮」或「地下水果」。乍聽之下,似乎與記憶中武俠小說中所記載著 西藏高原天山所產的「雪蓮」,無法互相連貫。的確它不是「天山雪蓮」,而是一種屬於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學名Smallanthus sonchifolius , 英文名稱為Yacon。剛開始被誤認為菊苣,但菊苣葉片為尖卵型,塊莖則類似狗蹄型,因此兩者相異。而桃園區農業改良場姜金龍博士認為以「菊藷」稱之,可能較為貼切。但是據文獻報告另有以「菊藷」為中文名稱之植物。因此尚待植物分類學家給予正式的中文名稱。

長得很像甘藷的地下水果「天山雪蓮」長得很像甘藷的地下水果「天山雪蓮」

   根據訪談調查,新光部落之農友說:這種被稱為「天山雪蓮」的植物,是在民國76年自福壽山農場引進栽培,而福壽山農場則為老榮民自大陸引進。這種植物栽 培粗放,3月定植後,中間除草約2次,病蟲害目前未發現,11月開始陸續採收。前兩年由於栽培面積較少,且為新興植物,因此價格頗高,每台斤約100元。今年在尖石鄉栽培面積增加至約50~60公頃左右,價格滑落至每台斤約50~60元。

   根據桃園區農業改良場姜金龍博士調查結果指出,在海拔1100公尺之田埔部落栽培之「天山雪蓮」,單株產量可達18~24公斤。其他部落則單株產量約2 -10公斤。栽培行株距均為100X50公分。而在桃園場(新屋鄉)栽培者,產量則僅0.5~1.0公斤。筆者於台中場(彰化縣大村鄉)試種結果植株生長 至1公尺左右,即因下雨土壤過濕而自根莖部腐爛。再根據日本學者報告指出其適栽溫度不宜超過25℃。而據桃園場之五峰工作站(海拔1000公尺)氣象資料顯示該地區月頻均溫度均不超過25℃。因此,姜博士認為海拔1000公尺左右地區,應為適栽區。再者日照時數亦為產量控制因子。據此認為適合「天山雪蓮」 生長條件應為冷涼而日照充足之地區。

   目前,尖石鄉農友建議「天山雪蓮」的食用法為削皮切成薄片直接鮮食或切丁煮排骨湯。而日本之藤野指出「天山雪蓮」最早於1985年引進琦玉縣栽培,作為 低熱量食品販賣,因其塊根以水分和糖類含量較多,不含澱粉,蛋白質及脂肪含量亦少。1989年茨城大學的淺見等人發現:「天山雪蓮」的主要成分為果寡糖,其含有率佔乾物質的60~70%。又果寡糖的對人體生理機能有低蝕性、難消化性、腸內菌叢改善、脂質改善及通便改善等功效,因此「天山雪蓮」被視為一種健 康機能性的作物。除塊根之外,「天山雪蓮」曬乾的葉子,當茶飲可控制血糖及中性脂肪增加的功效。又「天山雪蓮」的果寡糖含量,在生育期會隨著塊根的肥大而 增加,直到地上部枯萎時,才會下降。收穫後果寡糖會分解,果糖因而增加,導致甜度增加。若要降低果寡糖分解的速度,低溫貯藏會有明顯的效果。

文章來源: 台中區農業專訊 第三十五期目錄 / 長得很像甘藷的地下水果「天山雪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天外小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