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備要》
性味:甘辛苦溫。
禁忌:然滑大腸,瀉者忌用。
命名:使氣血各有所歸故名。
功能:(1)甘溫和血,辛溫散內寒,苦溫助心散寒。
   (2)入心肝脾,為血中之氣藥。
   (3)潤腸胃,澤皮膚,養血生肌,排膿止痛。
主治:(1)治虛勞寒熱,欬逆上氣,溫瘧,澼痢,頭痛腰痛,心腹諸痛。
   (2)風痙無汗,痿痺癥瘕,癰疽瘡瘍。
   (3)衝脈氣病,氣逆裏急,帶脈為病,腹痛腰溶溶如坐水中。
   (4)及婦人諸不足,一切血症,陰虛而陽無所附者。

歸 經:入心肝脾,為血中之氣藥

當歸可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燥,滑腸。《神農本草經》謂:「主咳逆上氣...諸惡瘡瘍金瘡」

禁 忌:瀉者忌用

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還從當歸具有調經種子的藥效出發,說明當歸命名的由來,他在《本草綱目》中寫道:古人娶妻為嗣續也,當歸調血,為女人要藥,有思夫之意,故有當歸'之名。

  當歸入藥,由來已久,早在《神家本草經》中就將它列為可補可攻的中品藥,既可扶正補養,又可攻邪治病。
當歸的首要功效,就是補血。血虛引起的頭昏、眼花、心慌、疲倦、面少血色,脈細無力,最宜使用當歸。

  著名的當歸補血湯,就由當歸和黃耆組成。如果再加入黨參、紅棗,補養氣血的功效更強。 當歸又是婦科要藥,因為當歸不僅能補血,而且能活血,最宜用於婦女月經不調。由
當歸與熟地黃、白芍、川芎配伍而成的四物湯,就是婦科調經的基本方。經行腹痛,可加香附、延胡索;經閉不通,可加桃仁、紅花。

其實一般婦女在經前經後可以加上一些其他配伍當成茶飲也是很好的養身治則:

當歸三片+黃耆三公克(補血湯)再加入黨參三公克、紅棗6顆

將上述材料先泡水10分鐘然後沖水洗淨加水1200cc,煮滾後悶上3分鐘當歸取出(否則會苦)再悶上15分鐘當茶水喝。

 

當歸料理酒:適量當歸加水煮滾(取出,否則會苦)溫後再加上米酒,就是很好的料理調味的佐料,不管要加入魚湯還是鴨肉中保證香味撲鼻。

當歸鴨参考食譜如下:

材 料:
光鴨半隻 米血糕1塊
醬鳳梨1/3碗 嫩薑絲1碗
紅麵線1把 麵粉2大匙 白米1小碗

調味料:
醬油膏1大匙 香油少許 肉桂粉少許
鹽1小匙 砂糖1/2碗 味精1/2小匙

綜合香料:
桂枝適量 當歸適量 熟地適量
川芎適量 枸杞適量 炙甘草適量
紅棗適量 黑棗適量

作 法:
1.取一大鍋將光鴨、桂枝、當歸、川芎、熟地、枸杞、炙甘草、紅棗、黑棗、醬鳳梨加水煮開,成為了當歸湯。
2.放入洗淨去血膜的鴨肉,蓋上蓋子以大火煮滾後轉中火,熄火再燜15分鐘後取出,趁熱抹上鹽以及加入藥汁的味精瀝乾放涼。
3.將炒鍋燒乾後鋪上鋁箔紙,霧面朝下,撒上糖、麵粉、茶枝、八角、白米、枸杞,再放上了網子。
4.放上鴨肉,並且將皮朝上,開火燻2分鐘出黃煙後熄火燜5分鐘,再取出刷上香油,並剁開成塊,取肉切片。
5.煮開一鍋水,燙熟麵線,再將熟麵線剪好放入碗中,並加入鹽、肉桂粉,再鋪排上鴨肉、米血糕,淋入湯汁,即可完成。



�X�B:當歸---常用中藥介紹 (2) 希望妳知道 - Mom and Dad - udn部落格http://blog.udn.com/fire5217/3648856#ixzz2CfJI9AFZ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天外小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